景点介绍
伏虎寺从报国寺西行约一公里,就到了伏虎寺。伏虎寺为峨眉山第一大寺,始建于唐,明末遭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贯之禅师率徒重修,历时二十年,建成十三重殿宇的巍峨大庙。
伏虎寺因寺后山峰状若老虎蹲伏而得名,规模宏大,殿堂辉煌,巍峨壮观。寺周的楠林名为“布金林”,是全山最大的人造林,楠、樟、柏、松至少在十万株以上,为寺中第三代住持寂玩上人营造,楠木参天,浓荫蔽日。奇特的是,伏虎寺所有的殿堂都被高大浓密的林木遮掩,但四重大殿瓦屋上却从不存有败叶,洁净如洗,一尘不染。因而伏虎寺又名“离垢园”。
寺内有华严塔亭,中置明铸紫铜华严塔一座,以其时代久远和高大精良而居中国铜塔之最。塔高6米,共14层,塔身铸有4700余尊小佛像和《药师经》、195048字的《华严经》全文,工巧秀丽,为峨眉重要文物之一。寺存古今名家对联二十副,有集张衡和李白名句而成的“何当报之青王案,可以横绝峨眉顶”、杜甫的“长啸峨眉北,潜行至垒东”、孟浩然的“户外一秀峰,窗前万木低”等。其中遍能法师撰“圣迹渺难稽,传有行僧曾伏虎;名山今焕彩,更无羽士再乘龙”之联,读来别有韵味。
伏虎寺后有一小庵名萝峰庵,清代太使蒋超曾居于此,沤心沥血写成22卷、12万字的《峨眉山志》。小庵四周修竹万竿,乔木千棵,天气晴朗时,白云朵朵,是峨眉十景之一“萝峰晴云”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