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
明洪武年间扩建的太原府城,共有两座西门,它们相距二华里左右。位于北边的这座就叫做“阜城门”,俗称“旱西门”。那条东起三桥街、坡子街,西穿旱西门遗址的街道,便因旱西门之称得名“旱西门街”。
旱西门街,老太原们简称其为“西门街”。此街名与实际情况相悖甚远,这里不仅经年累月毫无旱象,而且是水丰泽茂,左右逢源——南濒饮马河,北临黑龙潭。所谓旱西门之称,仅是与比这里地势更低洼的水西门相对而言。
旱西门街,成街于明洪武初年,原名“阜城门街”、“涂容四轨”,是当时太原诸多街巷中较为宽阔的街巷。后来,随着旱西门俗称的出现,遂逐渐演绎为旱西门街。
多少年来,旱西门街之北,直到府城墙的西北角,是一片低洼的潮湿之地,城西北的雨水、污水,大多退积于此。荒草横生,积水点点,间或是一些菜田畦地。光绪十二年的水患,更使这里变为水乡泽国。水患之后,积水无法退去,加之后来经年雨水的退积,这里便成为太原城中最大的积水湖。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给这片积水湖取下了名字,南爿的这一片叫做“西泽河”,北爿的那一片叫做“黑龙池”,而将连通两爿之水的狭窄河道,称之为“黄河套”,这似乎是民国初年,或是清王朝与民国交接之际的事情了。
太原解放之后,这里被辟建为“太原动物园”,往日的草滩积水,成为珍禽争鸣、异兽荟萃的乐园。经过这几十年的建设,太原动物园已经发展成一个汇集各种属科禽兽约 140余种1200余只的综合性动物园。
旱西门街西段南侧是饮马河,关于饮马河名的来源,今有两种说法。其一,明初晋王府护卫军饮马于此,故名。其二,清时为驻军饮马处,故名。何说为准?不得而知。至于饮马河的别称“文漪湖”,则是因此河距县、府学宫颇近,为兴文运而名之。
时下之饮马河,水势远不及昔日。往日的鱼池,早已被平地而起的民宅楼所取代。在如今这飞速发展、寸土寸金的时代,不能直接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服务的饮马河,已被辟建为一座街形湖园,湖面小桥横跨,湖畔凉亭、水榭毗连,湖环周是高耸的居民楼建筑。这小桥、流水、高楼、亭榭以及往来的游人、高唱的票友,形成一幅新的生动的太原民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