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中国 >山西 >朔州 >释迎塔
释迎塔

释迎塔

  • 等级: 暂无评级
  • 地址: 暂无
  • 开放时间: 暂无
  • 景点介绍

    应县佛宫寺释迎塔,位于县城内西北隅,俗称应县木塔。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保护最完整、形体最高大、结构最精巧、外观最壮丽、轮廓最优美的木塔建筑,其建筑奇巧、规模宏丽,堪称中国第一,世界无双。关于木塔建筑年代,历史记载极为贫乏。过去,直接可靠的记载有两种:一说该塔建于后晋天福年间,辽清宁二年重修(《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一O八);一说该塔系辽清宁二年田和尚奉敕募建,金明昌六年增修益完(明田蕙纂《应县志》)。最近考古学者张畅耕同志经多方考证,判定该塔为辽(当时国号称契丹)兴宗重熙十六年动工兴建,前后历时十年,清宁二年(1056年)建成。如据此说,该塔到1999年,已历经943个春秋。木塔建筑雄伟壮丽,总高67.3米,底层直径30.27米,比北京北海白塔高31.41米,比西安大雁塔高3.31米。比意大利比萨斜塔高12.81米。塔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际共九层。塔基为石砌两层,高4米余,上层的台阶和月台的各角都有角石,每一角石都雕刻一石狮子,象征辽代建筑。下层为四方形,上层依塔作八角形。塔身为楼阁式,全部用木料构造。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二十四根柱子,内有八根柱子。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使整个木塔建筑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木塔底层较高,周设围廊,底层内外两槽柱之间为后人所砌2.6-2.8米厚的土墙,用以稳固立柱,坚实基层。各层间矮柱,置成平座。各层檐往均较下层向内收缩。给人一种既稳重又内敛的轮廓美感。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游人可凭栏远眺。每层装有木质阶梯,逐级攀登,可达于顶。二层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玲珑悦目。出门凭栏远眺,塞北山河尽收眼底,且每登高一层,景色为之一变。塔内各层均塑佛像,第一层为释迦牟尼巨型像,高八米,面目端正,神态恬然;第二层坛座方形,塑一佛、二菩萨和两身胁侍;第三层坛座八角形,塑四方佛;第四层塑释迦牟尼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文殊、普贤两位菩萨骑乘的象、狮,保持了浓郁的辽塑特色。第五层正中为毗卢舍那如来佛,周围八大菩萨分坐八方,纵观,主像簇拥,颇具整体美;近看,衣纹、眉目、线条、韵味,各不相同。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高8米,制作十分精细,与塔身形体十分协调,使塔显得更加壮观。木塔每层檐下,各角都装有风铃,和风吹动,叮啄作响,给人一种静中有动的和谐感觉。塔的外檐下,悬挂了众多历史名家的牌匾和对联,可说是书法艺术的荟萃,也是研究木塔历史的珍贵资料。其中有两块牌匾,分别是明代两个皇帝“驻晔”、“临幸”时御笔亲书。一是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朱棣皇帝北征时题的“峻极神工”四字,置于木塔最高层的南门之上的外檐;一是正德十三年(15l8年)明武宗朱厚照皇帝题“天下奇观”四字,置于第四层南门之上的外檐。左、右各有一块立匾,分别题为“金城”、“雁塔”,这是因为在奏汉时期,应县属雁门郡,故称“雁塔”;唐时,应县为“金城”县,故称“金城”。第三层南门檐下的“释迎塔”三个雄劲庄重的楷书大字,是金代明昌五年昭信校尉西京路盐使判官王献所书。在“释迎塔”三个大亨左、右侧行共刻236字,其右是金、明四次建牌和重妆的记载,其左是“释迎塔”三字书写者的官职、姓名以及金、元两次增修木塔的简要经过,这些刻字是考证木塔历史的珍贵资料。木塔内的对联同样今行人驻足观瞻。如第二层南门外的木联“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第三层南门外木联“俯瞩桑干滚滚波涛萦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第四层南门外木联“点山佥(一个字)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拢侵碧汉南瞻龙首翠烽低”。在塔基南的月台前,陈放着一块巨石,石青碧色,中有白线横贯其间,形肖云汉。金、元时,寺僧建亭保护,亭匾“天河景”。明万历时,明人田中颖纂刻“云汉石”三字于其上,置放于现处。此石传说有两种,一说是天上掉下来的,一说是建塔掘基所得,据考证后者可信。木塔的底层东南墙壁上,镶嵌二尺许一块石碑。此碑相传为唐晋王李克用墓上石,光明入镜,能照见人物,惜元末兵焚,断为数截,明正德年间,镇守太监刘祥,刻诗于其上,使碑石失去了明亮如镜的原貌。木塔在建筑艺术上,使用了楼阁式建筑方法,并广泛采用了斗拱结构,全塔共采用斗拱54种,式样繁复,构筑奇巧,可谓集斗拱形式之大成。每朵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方式,有的将梁、坊、柱连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其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工美、精细,在古代建筑艺术中达到了最高的水平,至今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上。辽时,所以能够在应县建造这祥一座宏伟建筑,据说同应籍人萧孝穆(原名陈六)之女、辽兴宗(耶律宗真)之仁懿皇后——萧皇后有关,当时,兴宗皇帝两口子都信佛、仰佛,便动用全国力量修筑寺庙、佛堂,辽史记载的辽清宁八年在大同建华严寺就是一例。仁懿皇后属应县人,为彰显一门三后、一家三王的累世功勋并为亲人祈福,也用于军事守望,在兴宗皇帝的支持下,一座巍峨壮观的应县木塔便在应州矗立起来了。木塔一层的前门照壁上供养的三女画像,据考证是圣宗钦爱皇后,兴宗仁懿皇后,道宗宣懿皇后。后门照壁上供养的三男画像,为晋王萧孝穆、陈王萧知足、楚王萧无曲。应县木塔历朝历代都进行了维修和加固,虽经九百馀年的风雨侵蚀,又几地震、洪水、战火的危害,仍傲然屹立在那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先后三次拨专款对各层楼顶、楼梯、楼板、围栏,以及部分大梁,槽柱等进行了加固和维修,使这座玲拢宝塔悠久的历史,独特高超的建筑艺术大放异彩,吸引着国内外广大旅游者参观游览。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途丫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