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
位于桂林市中心阳桥,原为唐代护城河的一段。宋代建了一座“青罗桥”,形成两湖分界。桥东因湖岸有古杉数株,称杉湖;桥西因其湖岸挺立着古榕,故称榕湖。如今杉湖之杉虽然不见了,但那榕湖之榕,却“老树婆娑八百年”,依然挺立。古榕附近,有唐代古南门遗址。城上的楼就叫榕树楼。1963年郭沫若登楼赋诗,并手书“古南门”三字,现刻石嵌在城门上。宋代诗人黄庭坚被贬宜州,于崇宁三年(1104年)路过桂林,曾在榕树下水边系缆停船。为了纪念他,在大榕树西建榕暖阁,即今榕荫亭处。清末湖畔筑“补杉楼”,原址现已建漓江饭店,加上新建的蘑菇亭。
古南门在榕湖北岸。相传为唐代始建,但据南宋末年鹦鹉山摩崖的《静江府城图》石刻记载,它是来代修筑静江府城的威德门。明洪武八年(13乃)桂林城南拓到桃花江,但此门保存至今。嘉靖年间,在其南面增筑登道,使城门券拱延长。故城门的北端是宋代的砖券,南端是明代的料石券顶。古南门为方石砌筑,高5.3米,厚19.4米,残长39.4米。古时城门上原有古榕1株,根跨门外,盘错至地,故称榕树门。前人有诗句“榕树城门却倒悬”和“固树为楼村作门”记载此事。
湖心亭在榕湖的湖心岛上, 原建于40年代, 1979年两次重建, 现为一组设计新颖的仿古临水亭廊, 由大小两亭及连廊组成。大亭8角、重檐、凌驾水中; 小亭4角, 单檐尖顶, 坐落岸上, 以直角形(L)曲廊与大亭相连, 总面积120平方米。湖岸有九曲桥衔湖心岛, 掩映于湖光翠柳之间, 与亭廊构成整体, 显出平稳中求变化, 临水而有飞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