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中国 >甘肃 >酒泉 >敦煌 >第六一窟
第六一窟

第六一窟

  • 等级: 暂无评级
  • 地址: 暂无
  • 开放时间: 暂无
  • 景点介绍

    此窟建造于五代曹元忠时期(947-957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  五代以来,虽然中原地区战祸连年,然而,地处河西走廊的瓜沙等州相对来说比较安定。驻守瓜沙的节度使曹氏家族不但继承了唐末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的遗政,宗奉中原王朝正朔,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在经营瓜沙的过程中集聚了比较雄厚的政治和经济的力量,建立了都勾当画院,为敦煌佛教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从五代到北宋前期的一百二十余年中,曹氏家庭不但修整了部分栈道,建造了数座窟檐,还开凿了一批规模宏大的洞窟,发展了敦煌佛教艺术。这个宏伟富丽的曹氏功德窟,就是这一时期的一个突出的代表窟。  西壁,是莫高窟面积最大的壁画“五台山图”。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宣道的地方,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唐代,不仅中国的佛教徒跋涉水朝拜不绝,日本和尚也曾远涉重洋到五台山礼佛。这幅画东传日本,对日本山岳佛教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五台山图长13米,高4.6米,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古最大的立体地图,图中描绘的是从今天山西省的太原市到河北省的正定县方圆250公里以内的山川地形和城镇道路位置。画中山峦起伏,道路交错,商旅佛徒络绎不纸。城垣、桥梁、楼台、亭阁、店铺、寺院等各类建筑多达一百七十多座。1937年,我国古建筑研究工作者根据这幅地图上所画的内容,在五台山找到了唐代大佛光寺正殿的建筑遗址。  壁画中还穿插描绘了很多驮运、铡草、推磨、舂米、迎客等生产和生活场景。这些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生活、民风习俗等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形象资料。南壁的这几幅大型经变画中,也有很多生产及生活场面,如《楞伽经变》中的制陶;杂技;照镜;《弥勒经变》中的“二牛抬杠”,收割,扬场;《法华经变》中的作战以及羊车、鹿车、牛车等,这些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形象资料。  东壁画了三十六身供养人像。门北侧头戴凤冠的女供养人旁的题记为“大朝大宝于阗国天册皇帝第三女公主李氏为新受太傅曹延禄姬供养”。“姬”就是小老婆。曹延禄是曹元忠的儿子,这几身供养人像是后来重绘的,曹延禄娶于阗(今新疆和田)国王的三女儿为夫人,反映出曹氏家庭与于阗国的友好睦邻关系还在继续发展。  东壁南侧的几个女供养人像中,第一个是窟主曹元忠的回鹘母亲(不是生母),是陇西回鹘可汗的女儿;第二个是嫁给甘州回鹘可汗做夫人的曹元忠的姐姐;第三位也是曹元忠的姐姐,是于阗国皇后。这些供养人像反映出瓜沙曹氏家族东结回鹘,西联于阗,与各民族友好相处的睦邻关系。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途丫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