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
学院简介 运城学院是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一所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地处晋秦豫“黄河金三角”的运城市。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和运城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院的各项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教学为立校之基,走科研强校之路;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崇尚真理,涵养大气;立足运城,面向山西,放眼全国,突出应用,服务基层;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致力造就爱岗敬业、开拓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建设有特色的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 学院现有14个系,3个教学部,6个科研机构,56个本、专科专业,涵盖文、经、法、教、理、工、管等7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文理渗透,理工互补,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举,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目前面向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各类全日制在校生9272名,成人教育在读生2524名。校园占地面积625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50多个,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3667万元,现代电子技术实验室被列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应用数学被列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图书馆藏50余万册,电子文献6300余种,中文期刊790余种,是山西省高校唯一的自动化建设甲级图书馆。 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立足自我培养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全院811名在册教职工中,专兼职教师456人,其中高级职称155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15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省级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8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人。为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积极围绕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新兴学科,培养、聘请学术大师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支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研究生,为青年教师业务进修和学术交流创造条件;继续加大人才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通过“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人才模式,以大师带动一批教授和副教授,以教授和副教授带动一批青年硕士和青年骨干教师;加大教授、专家治校力度,让高级人才在治校决策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控。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结构模式,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改革思路,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在发展中适度扩大本科教育规模,逐步缩减专科专业;切实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积极开展院级重点专业建设活动,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力争到2010年建成3?5个省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在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院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学科建设围绕省政府提出的“双新基地”建设,依托河东文化地域资源,结合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特点,注重科研的应用性和技术转化能力开发。河东文化研究中心、西游记文化研究中心、俗语研究中心、非公有经济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取得显著成果,其中西游记文化研究在国内外都享有一定声誉。近年来,先后出版专著、教材252部(本),辞书40余套,发表国家一级论文270余篇,二级论文2000余篇,20余篇学术论文参加了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级科研成果二等奖,获国家专利15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1项。目前正承担国家及省级教学科研项目20余项。按照学科建设规划,力争在5年内,在现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基础上,新增1?3个研究方向达到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标准。 学院重视国内外校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陕西师大、西安电子科大、西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以及乌克兰等国家有较强实力的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关系,现正积极筹备与印度等国家的教育合作办学项目,以期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山西省委、省政府和运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运城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以运城学院为基础尽快建设运城大学”的目标。为积极响应运城市委、市政府建设“教育强市”、“人才强市”的战略决策,学院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第一步,加快迎评促建,在2008年前后,学生总数控制在1万人左右,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第二步,在2015年前后,学生总数控制在2万人左右,争取申请到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授予点;第三步, 2020-2025年,学生总数控制在3万人左右,实现建成运城大学的战略目标。 运城学院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奋斗,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合格本科大学,为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