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
竹筒屋由于面窄,进深大(两者之比为1:4至1:8),形似竹筒而得名,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随着工商业发展和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广州竹筒屋应运而生。据介绍,目前竹筒屋比较集中的地方多见于市中心区,惠吉西路、盐运西、甜水巷和将军东、西街段更为集中和典型。由于竹筒屋有低层、高密度、节约用地、邻里关系密切等优点,故成为广州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民居建筑。筒屋一般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门头厅或前厅,设单层神楼,供奉佛道神像和祖先牌位。厅后为卧室,中部为过厅及卧室,过厅设楼梯可通二、三层。后部为厨房、厕所。前、中、后三部分用天井分开。大门设三道,里面是双扇厚木门,中间是趟栊,外面是脚门,分别起着采光、通风和防盗作用。室内地面铺设大阶砖,广州人说的阶砖是一种质地较疏的大方砖,吸水能力相当强,一杯水倒在上面嗖地就只剩一个水印子,很快水印子都没了,用来防潮正好。天井多铺石板,屋顶采用双层隔热顶,家人洗澡多在厨房、厕所或天井解决。在炎热潮湿的广州,竹筒屋的通风、采光、排水都有明显的适应能力。19世纪末的竹筒屋仍保留传统特色,外观单层,内常置夹层,并设楼梯,石基砖墙,木构瓦顶。而民国后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采用了混凝土梁和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出现了上设阳台的二三层平顶楼房。竹筒屋还分布于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一带。至20世纪80年代,广州仅在西关还保留部分竹筒屋。竹筒屋实际上已成为广州的古老民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