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中国 >山西 >临汾 >洪洞 >水神庙
水神庙

水神庙

  • 等级: 暂无评级
  • 地址: 暂无
  • 开放时间: 暂无
  • 景点介绍

    水神庙 亦称明应王殿,在山西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霍泉源头。左傍霍山,面临泉源,坐北朝南,与广胜下寺一墙之隔。沿中轴线往北有山门(上筑舞台)、仪门、明应王殿,据庙寺记载,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因元时大地震毁坏,又于元延祐六年(1319年)重建,明清两代重修了山门和仪门。山门,又称舞台,系明代建筑,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又予重修。全殿东西三开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中有一扇面墙隔开。正面塑有三米高的巡水神两尊,背面为舞台。仪门,亦称献殿,为明代建筑,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又予重修,东西面宽三开间,进深四椽,殿内无塑像。水神庙于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重建,东西宽深各五间,四周有围廊,重檐歇山顶。檐下元塑二门神峙立,威严肃穆。殿内大小塑像九尊,中央为水神明应王,两侧四个童男童女,塑工极为精美,衣饰合体,神态娴静,形象逼真。台下水神的四个官员面目各异,细腻而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物地内心活动,为建殿时作品。殿内四壁墙上绘满了壁画,内容为祈雨降雨图及历史故事。画面由南壁西面起,有一身材魁梧的朱衣官员,手执 板,仰天朝拜,前有一簇人马高擎“大唐”旗开路,一白马驮着“神龛”、“木龛”,龛内放出道道金光,直指天空。云层里有一佛二菩萨俯视人间,下有骑马的两个僧人和一个穿红袍的官员。画面用带有佛教神秘的色彩,描绘出了唐玄奘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由印度取经回国,受到皇帝派人迎接的隆重场面,名为“唐僧回国图”。北面墙上水神正坐中央,下面有一官员手执奏折,正在求水神行雨,名为“祈雨图”。正北神龛左边有许多侍女正在准备用珠宝、水果及酒供奉水神。旁边有一大框,框内放有实物,还有一大块冰。由这块冰就可以知道,早在六百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采用了以冰冷藏食物的方法。神龛左边许多侍女也正在忙于尚食,有两个小侍女在烧炉,火炉上的壶已经烧开,其中一侍女弯腰捅灰,站着的侍女怕炉灰落脏了头发,急忙用衣袖遮住了头,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名为“尚食图”。尤其可贵的是,从火炉可以看出燃料是煤,这座火炉已编入《中国煤炭史》。南壁墙东面是幅价值连城的戏剧壁画。这幅壁画完成于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画面上横楷书“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潮。画面宽311公分,高524公分,有演员11人,七男四女,其中一女演员正在幕后探头观望,形象地再现了一个民间戏班子正在登台演出的实况。从画面上看,当时元杂剧已分出生旦丑净等行当,有了刀、牙笏、扇子等道具和勾脸谱、假胡子之类的化装,并且还有了精致的布景,分出了幕前和幕后,伴奏乐器有鼓、笛、拍板等。地面为面砖铺地,说明当时戏曲已登上方砖铺地的舞台。反映了元杂兴盛时期的真实情景,是我国戏剧史上的重要作品,是研究我国戏曲发展史的珍贵史料。整个画面构图严谨,色彩艳丽,笔法苍劲有力,人物线条飘逸流畅而有韵味,布局集中而有变化,仿佛一出有声有色的元代戏曲正在演出中,使人如闻其声。水神庙的壁画充分表现了我国元代壁画的艺术成就,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已成为研究我国元代社会状况的珍贵资料。

    景点印象

  • 遇见未知的自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途丫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