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7:58,小雨,G262次高速动车从合肥火车站驶出。8:11,车厢前方的显示屏上显示的速度为300公里/小时。上午11:57,G262次列车在北京南站缓缓停下。至此,合蚌高铁首发列车圆满完成任务。昨天,合蚌高铁首发暨开通仪式在合肥火车站举行。记者全程体验了合蚌高铁首发列车,并于当天下午返回合肥,亲身感受了一把合肥与北京间的“高铁Style”(即“高铁范儿”)。
时间:16日上午7:15地点:合肥火车站1号站台
旅客争相与列车合影
根据列车时刻表,合蚌线首发列车G262次列车是16日上午8:00发车,由于是首发列车,这趟列车检票时间也早于一般列车。距离发车还有45分钟,在2号候车室的旅客就听到了检票进站的广播。
记者随着候车的旅客走进1号站台,承担首发任务的列车已经停靠在站台上,每节车厢的门都开着,每个车厢的门口都站着一位笑容甜美的“高姐”在迎接旅客。由于离发车时间还早,不少旅客都站在列车旁与列车合影留念。独自乘车的吴先生由于没有同伴,干脆掏出相机玩起了自拍,“不管好看不好看,就是个纪念,毕竟这车有纪念意义嘛。”
记者的座位在8号车厢,紧挨着9号餐车,因此一上车就闻到了餐车传来的阵阵香味。走进去一看,小小的吧台上摆满了各种零食,瓜子、卤味、薯片、饼干应有尽有,吧台后面的透明柜里面也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饮料。吧台里,工作人员徐萍正在向咨询的旅客介绍盒饭:“今天车上有4种盒饭,10元的油面筋塞肉饭,15元的红烧大排饭,30元的梅菜扣肉饭,40元的红烧牛肉饭,都是荤素搭配好的,每个饭盒上都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您确定需要的话我们就帮您用微波炉加热。”
徐萍告诉记者,根据以往的经验,30元的盒饭是最受旅客欢迎的,占到总销量的七成以上。这些盒饭都是冷链餐,记者在包装外贴的标签上看到,生产时间是10月16日4:30,保质期24小时。徐萍说,晚上返回合肥时,没有卖掉的盒饭就会全部销毁。
时间:16日上午7:58地点:G262次列车一等座车厢
年轻人抢票体验快感
“才发车十来分钟,现在的时速就达到308公里了!快看,309了!”顾不上和记者聊天,“90后”学生高扬拿起自己的相机,赶紧拍下了车厢前方显示屏上的速度。
昨天凌晨4:00,在淮南上学的高扬特意坐火车赶到合肥,就为了感受合蚌高铁首发列车,和他在火车站会合的还有来自南京、上海、蚌埠等地的十几个火车迷。“我们从出票那天早上8点开始就守候在12306网站上,一开始只有到北京的票,对我来说承担不起,后来不断刷新买到了到淮南东的一等票,其他人也在刷新,有人买到了二等票,一直到15号,我才又买到了到蚌埠南的车票。”别看高扬年纪不大,说起高铁的各项技术指数头头是道,车型也是张口就报来,在列车上他也不停地拍照,“这趟车对安徽铁路来说太有意义了,我肯定不能错过的。”
同样在一等座车厢,一位身穿大红色唐装的白发老人也十分抢眼。如果不是陪在身边的女儿说出来,周围的人都猜不出这位耳聪目明的老人已经整整一百岁了。老人叫刘胡氏,现在和女儿住在合肥,一直想去北京看天安门,可是家人怕她坐飞机不适应,“以前坐火车要十几个小时,她肯定也坐不下来,这次刚好合蚌高铁开通了,我们就托人买了票带她去北京看看。”记者问老人到了北京想去哪里,老人家羞涩一笑说:“我就想去看看天安门!”
时间:16日上午8:43地点:蚌埠南站
外国旅客赞高铁舒服
上午8:25,列车到达淮南东站,也仅仅停留了两分钟。记者从车尾往车头方向走时经过二等座车厢,两位正在整理行李的外国人引起了记者注意,随后便和其中一位攀谈了起来。
经过交谈得知,这位外国友人叫Veijo Hassinen,芬兰人,因在淮南有项目,经常往来淮南和北京之间。在京沪高铁开通前,Veijo要从淮南坐车到合肥再乘飞机到北京;高铁开通后,他就“抛弃”了飞机,从淮南坐车到蚌埠再乘坐高铁去北京,“坐飞机太麻烦,候机时间长,还经常晚点。”如今,合蚌高铁开通后,Veijo可以直接从淮南坐高铁到北京了,“比以前又方便了许多。”
Veijo告诉记者,他的祖国芬兰并没有高速铁路,但是他在德国和法国都乘坐过高铁,“合蚌高铁和它们没什么区别,一样舒服。”
上午8:43,列车停靠蚌埠南站,这是在安徽境内停靠的最后一站,由此,合蚌高铁与京沪高铁汇合,直奔北京。
时间:16日上午10:23地点:济南西站
建设者为自己感到骄傲
除了旅客,首发车上还有部分合蚌高铁的建设者。记者就遇到了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吴濡生。据他介绍,与一般铁路不一样,高铁对电力设施的可靠性要求高。合蚌高铁外部采取双回路供电形式,内部各站点之间也互相供电,“这样能保证电源不断电”。
此前不少客运专线上的动车曾有受雷击断电的事故发生,“这是因为接触网处于露天自然环境中,无备用,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污染,加上多次雷击,引起绝缘子损坏、线路跳闸,也就影响了运营。”吴濡生告诉记者,合蚌高铁除了接触网本身具有耐雷功能外,还对防雷接地方式进行了改善,大大增强了对雷电的防御能力。
和吴濡生一起乘坐首发车的几名工程师也难掩激动之情,纷纷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参与合蚌高铁的建设,“作为建设者,今天我们来乘坐首发车,感觉很骄傲,而且我们建设的工程都有质量保证的,在这方面我们底气十足!”
时间:16日上午11:57地点:北京南站
王牌司机担当首发任务
从济南西站驶出后,下一站就是终点站北京南站。列车继续疾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了首发车的司机室。
狭小的司机室里,一位司机正在驾驶列车,其右手边摆放着“请勿与司机交谈”的提示牌。对于记者的到来,他视而不见,专注地看着面前的仪表盘和前方路况。
站在司机室,记者才真正感受到了速度的概念。面前的铁轨仿佛放射线一样扑面而来,感觉就像进入了时空隧道。一边开车,司机一边嘴中还念念有词,记者只听清了一句“安全装备、风仪表盘显示正常”。
合肥机务段副段长袁克胜告诉记者,承担首发车任务的这位年轻司机是合肥机务段的“王牌司机”,名叫戴建军,今年36岁。“我们特意挑选了业务优秀的戴建军来承担首发任务,他在联调联试和试运行的时候就值乘了420多趟列车,安全操纵近5万公里,是我们机务段最优秀的高铁司机之一。”
同时,袁克胜也解释说,之所以一边开车一边念念有词,是为了让司机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根据标准化操作规程,司机必须大声说出每一步操作和检查结果,这样才能确保他们全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确保安全驾驶。”
11:57,G262次列车缓缓在北京南站站台停下,合蚌高铁首发车圆满结束旅程,到达终点站。
当天13:35,记者乘坐G29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沿途停靠天津南站、济南西站,一路南下,17:22进入合肥站。至此,记者体验合肥-北京一日往返的旅程全部结束。(强薇)